一、课程编码的目的和原则
课程编码目的是给学院所开课程一个“身份证”,是课程的识别码,具有唯一性。区分课程的唯一标准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的核心号码是专业编号。
有效的课程编码,可以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轮的执行,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中反映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可以看出该专业人才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发挥数据采集平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二、课程编码的方法
课程编码共九位,前两位是系部代码、三四两位是专业编号、五位是课程类型码、六位为课程性质码,七位是专业核心课程码,最后两位是流水码。各类代码见附表1、附表2。
(一)基本素质课程
1.全院统一教学标准的课程。
第一类: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创业能力拓展等课程,编码规则为:
系部代码06;专业编号00;课程类型(A、B、C选一);课程性质(1);专业核心课程码(0);流水码从01—99编写。
第二类:入学教育、国防教育、毕业教育等,编码规则为:
系部代码01;专业编号00;课程类型(A、B、C选一);课程性质(1);专业核心课程码(0);流水码从01—99编写。
2.根据专业不同,学院按照文科类和工科类制定不同教学标准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财经应用文写作等。编码规则为:
系部代码07;专业编号00;课程类型(A、B、C选一);课程性质(1);专业核心课程码(0);流水码从01—99编写。
(二)公共选修课
编码规则为:
系部代码01;专业编号00;课程类型(A、B、C选一);课程性质(3);专业核心课程码(0);流水码从01—99编写。
(三)除(一)、(二)所列课程之外的课程,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拓展选修课等,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单位,对其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编码。各类代码见附表1、附表2。
三、课程编码的编制与管理
课程编码的原则由学院评估办和教务处根据数据平台的要求、数据分析的逻辑关系以及学院的实际制定。
每学期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相关系(部)按照编码规则统一编制学院课程代码,以电子表格(excel)的形式提交评估办,以进行数据平台的局部更新。
附表1:学院系(部)代码和专业编号
附表2:课程类型码、课程性质码、核心专业课程码
1、 系部代码2、专业代码3、课型4、课性5、是否核心6、流水号
例如:《金融基础》033AB1101
本文来源:教务处 作者:李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