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重要指引。2022年7月14日至2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留归人员、党外知识分子等师生一行37人赴保山、腾冲、大理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 让幸福更加幸福”“学党史炼党性,献礼二十大”暑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探访司莫拉佤族村寨,体会幸福生活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在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后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
2022年7月16日,全体学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司莫拉佤族村寨,走访佤族村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亲身体会一个古老少数民族从2014年前的深度贫困村到如今“比大米粑粑还香甜”的幸福生活,感受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都全面实现小康”的亲切嘱托,明确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磅礴力量的正确方向。
参观艾思奇纪念馆,聆听忠诚战士的大众哲学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来到艾思奇纪念馆,他强调“要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7月17日,全体成员走进艾思奇纪念馆。艾思奇纪念馆共设有三个展厅,分为“家学渊源”“初历磨炼”“大众哲人”“延安洗礼”“一代宗师”五个展区,图文并茂地展出了艾思奇的生平和哲学贡献,介绍了艾思奇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国哲学科学的多方面贡献。大家深入了解艾思奇同志为党的理论宣传和马克思哲学中国化、大众化作出的积极贡献,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艾思奇纪念馆指出的“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这激励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
走进和顺图书馆,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腾冲市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他来到和顺图书馆,了解古镇历史文化,察看古丝路上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
2022年7月17日,全体成员走进和顺图书馆,穿过层层火山石堆砌的石阶,映入眼帘的牌楼式大门、石头墙、雕花屋檐,勾勒出和顺传统建筑的原汁原味;西式平顶拱形中门、乳白色门窗、花木扶疏的花园,透露出西式建筑的时尚气息。在这个拥有中西合璧式建筑群的图书馆里,与馆内珍藏的文献古籍邂逅、与历史对话,大家深深感受到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乡村将走出一条打造大众哲学之乡的文化振兴之路。
走访大理古生村,青山绿水记住乡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穿过村中街巷,驻足洱海之滨“立此存照”,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
2022年7月19日,全体成员沿着总书记脚步来到古生村,走进村民李德昌家。七年光阴荏苒,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如今青山绿水环抱,浓浓乡愁浸染,成为了让人“舍不得离开的地方”。走访古生村,让我们认识到,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绿水青山是我们的责任,古生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的发展道路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范本,为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稿/杨华军
编辑/赵颖洁
审核/李如良